技术创新过程常犯的几种幼稚病

我对创新的理解,来源于对一些奇怪现象的反思。在我看来,在创新过程中,很多人缺乏常识、总犯幼稚病。常见的幼稚病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:

第一种是婴儿级别的。这种幼稚病的表现是只强调“政治正确”。所谓“政治正确”,就是声称项目是政府或领导特别关注的、是当下流行的热点。患有这种幼稚病的项目,往往缺乏明确的业务目标。一种典型的题目是:某某理论在某某领域的应用。但项目解决什么业务问题呢?翻遍立项申报书都难发现。业务目标不清楚怎么能立项呢?因为人家声称研究的是“通用核心技术”。患有这种幼稚病的项目,几乎肯定不会成功,一般是一个适用的场景都找不到。但人家发了论文、申报了专利、培养了人才,就可以交差了。这种幼稚病,高校里面特别容易犯,企业里面相对较少。

第二种是儿童级的幼稚病。这种幼稚病的特点是有明确的业务目标,但技术线路却不清楚。这类项目往往与热点技术相联系,比如“用工业互联网(工业APP)提高生产效率”。但如果你问他: 假如我们现在有了这个工业互联网(工业APP),生产效率怎么就提高了呢?他或许会告诉你:我采取了一个AI算法、采用了数字孪生… 但是,他却总是回避从业务角度的阐述,说不清业务目标是如何通过技术实现的。这样的项目,最终几乎都是失败的。

第三种是少年级的幼稚病。有这种幼稚病的项目,经常发生所谓的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:项目研制结束了却发现难以转化或投运。真正的原因是在项目之初的调研不充分,在制定技术线路时,少考虑了若干关键约束。这些关键约束使得技术无法在特定的场景下正常运行。这种幼稚病的本质是初期调研不充分,没有在应用场景做充分的调查。我提出“以终为始、需求驱动”的观点,就是要在项目之初充分调研关键约束。然后根据调研的结果,放弃项目或事先调整技术目标、技术线路,避开这些麻烦。

第四类是青年级的幼稚病。这种幼稚病的特点,是对安全、稳定、可靠、低成本运行等问题考虑得太少;对技术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干扰或变化考虑得太少。这种技术一旦投运,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毛病,长期无法运行、难以真正地走向实用。对于需要分步实施的项目,这种级别的幼稚病有一种情况:面对需要分步实施的项目时,中期阶段目标制定不合理。我曾经强调:创新最终的目标是具备经济性。要从经济性的要求出发,去制定中期目标,而不是仅仅从技术可行性的角度出发去制定。如果不从经济性角度去制定目标,最终很可能导致“瞎折腾”。过去有过一个段子。苏联人问NASA:你们什么时候能够把人送到月球上去?NASA回答说:这决定于我们什么时候能把他们安全地接回来。在这个段子中,如果仅仅把“能够送人到月球上”设置为中期目标,就可能出现瞎折腾了。

第五类是成年人级别的幼稚病。主要特点是对研发和使用过程中的意外、突发事件考虑得不够仔细。在创新的过程中,意外和突发问题是难免的。成熟的创新者应该事先做出预案,防止问题的发生、弱化问题导致的不良后果。这样的幼稚病,往往会导致项目超支、超时、失去用户甚至市场。同级别的幼稚病还包括:对经济性考虑得不够,导致项目最终亏本。国外许多创新管理的书籍,主要就是针对这个级别的幼稚病。

如果没有过来人指导,估计多数科技工作者会犯过这样的幼稚病。我把前4类幼稚病称为“缺乏常识”,这四种幼稚病不仅大大降低了项目的成功率,而且对有经验的人来说是完全可以事先避免的。我发现:国外相关的著作很少提这些问题。原因可能就是这些错误对有经验的人来说“太初级”,不值一提。

我经常对人说:《知行:工业基因的数字化演进》讲的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中的常识。之所以写这本书,是因为我看到许多专家、大咖在创新的过程中常态化地违反常识(犯前四种幼稚病)。从概率的角度理解,常识就是大概率成功的逻辑,而违反常识就是采用了成功概率很小的逻辑。如果把常识总结出来,往往很容易理解。所以,很多人会说:这么简单的观点,我老早就知道。但是,这些人在行动中往往违背常识。这就是“知”和“行”的分离,书名叫《知行》,就是要解决知和行分离的问题。我讲的办法看起来都是笨办法。采用笨办法的原因就是要避免出错、提高成功的概率。

“夜里想了千条路,早起依然卖豆腐”。很多人思考了很多,但就是没有行动。按王明阳的观点:知不能化为行,是因为知得不深。

既然常识是大概率发生的事情,为什么还会“知得不深”呢?这是因为:大概率发生的逻辑,往往大概率地受到干扰。牛顿第一定律说:不受外力的物体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。但是,在牛顿和伽利略之前,人们怎么没有发现这个规律呢?因为在地球上,物体的运动是大概率受到摩擦力的干扰的。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领域,创新成功是“小概率事件大概率发生”。不难理解,创新过程是“大概率发生的逻辑大概率地受到外部干扰”:所谓“幸存者偏差”、“人择难题”指的就是这种现象。所以,对缺乏实践经验的科技工作者来说,知和行无法统一是一种常态。

红河谷,红谷软件,智能制造,数字化转型,MES,钢铁,造纸,浦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