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数据的工艺优化:现实的做法是什么

谈到大数据,人们就会提到: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建立模型,用于生产工艺的优化。这句话原则上是对的,但却容易产生误解或误导、夸大数据分析的作用。

在现代化工业企业中,关键的工艺参数往往都是被标准化的。这些标准是根据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地给出的。比如,要考虑安全性、成本、效率、质量等多方面的因素,经常还要采用一些实验的手段。工艺制度的改变,一般需要通过专业人士的确认,甚至要经过适当管理流程的审批,不是随便改的。换句话说:即便模型认为某个参数的改变有利于产品质量,我们也不敢随便授权模型去改、甚至不能授权操作工去改。

日常生产时,实际的工艺参数往往是围绕着标准值波动的。如果过程控制稳定,数据的波动值就会比较小。这时,数据的信噪比往往也会变得很小。如果用这些数据进行分析,分析结果一般也适合于很小的波动内、只能用来进行微调。这时,即便授权机器进行微调,效果可能也微乎其微。而且,由于数据的信噪比比较小,微调时的系数往往也算不准。

从数据分析的角度看,参数波动范围比较大的时候,往往才有优化的空间。从生产规范性的角度看,这些场景往往是些相对难以规范的场景。比如初级原料的波动、生产的异常、特殊的处理、人为的操作。在这些场景下,数据优化的思路其实特别简单。其基本原理就是:把历史上成功的做法记下来,作为这次操作的参考。当数据积累足够多时,就容易从历史上找到和现在情况差不多的成功案例。但历史上的成功案例和现在的情况可能有所差别,所谓“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”。这时,就要对历史的成功做法进行调整和修正,来平衡或者抵消这种差异。本质上讲,这个想法和PDCA循环是一样的;但这个循环可以让机器帮助人来做。我要强调的是:这种做法是具备一般性的:因为这种做法是基于实践的。而实践也反复证明:这种方法往往才是最有效的。我敢负责地说:多个行业都是这么做的。

大家注意到:如果上述逻辑是成立的,数据分析就不必要做得太复杂;复杂的算法往往是没有用的。即便是有用,花费的时间也太长(我就曾经花费了十多年,你承受得起吗?)、代价也太大。只要发挥计算机“记得住”的优势,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改进就可以了。

红河谷,红谷软件,智能制造,数字化转型,MES,钢铁,造纸,浦项